第6章 第2天-体验哈利利集市繁华背后的“惊心动魄”(1 / 5)

哈利利集市在埃及,乃至整个中东地区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集市,也是最大的集市之一,埃及人几乎无人不知。这里一开始是一块墓地,后来有人在这里建饭馆,再后来又有人建货栈和客栈,最后就演变成了一个大集市。哈利利集市经历了五百多年的变迁和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埃及,甚至整个阿拉伯世界最著名的工艺品市场,几千家小店密集分布在几十条小街小巷中,在这里,可以买到埃及所有的旅游纪念品,是来埃及旅游的人们必到之地。

领队告诉我们,来到开罗,一定要逛逛哈利利集市的,就好比老外到了上海,一定要逛逛城隍庙一样。这里是一个地道的阿拉伯世界,是感受阿拉伯风情的地方。

当大巴到达哈利利集市时,一座高高的宣礼塔映入眼帘,塔尖直插天空,这说明我们又看到了一座清真寺。开罗的清真寺真多,难怪导游说开罗是“千塔之城”。

大巴停在清真寺附近停车场。

我刚从车上走下来,还没站稳,爸爸就拍着我的肩膀对我说“快看那边!”

我以为是街头艺人在表演,赶紧顺着爸爸的手指看去。原来是一个头顶木架的大叔正在摆动着双手,健步如飞地向前走。木架有两层,每一层上都密密麻麻地摆满了肚子鼓鼓的烤饼,好像是刚刚出炉的,让人看了后都忍不住要咽口水了。

木架还挺长,就像一个单人床。最让人叫绝的是,木架没用手扶也不会“翻车”,就像和头固定在一起一样。虽然叔叔步伐很快,还穿着拖鞋,但他的手只管配合脚步摆动就行了。他路过之处,不断地赢得路旁行人注目,然而大叔却目不斜视,我行我走,丝毫不受影。当我回过神来,正准备拿出手机拍照时,大叔却一转身进入了一个小巷,消失了!叔叔应该是赶着把烤饼送给客人吧。

“真是神人啊!”爸爸感叹。

集市的入口就在清真寺的旁边。

导游引导我们从这儿进入集市,并叮嘱我们不要迷路了,要记得原路返回。他和部分累了的团友则坐在一家名叫费沙维的咖啡馆外面休息,据说这家咖啡馆是这一带最有名的咖啡馆,因为埃及诺贝尔文学奖作家马哈福兹曾经经常在这里喝咖啡,所以才产生了很多写作灵感。

我早就打算在这里买几个香精瓶,这可是埃及有名的工艺品了,于是,推着爸爸,迫不及待地一头扎进了集市的巷子。

因为集市里有很多小巷子,所以一道进来的团友们,没多久就各自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和爸爸顺着主巷往前走,只见很多店老板都站在店门口,非常热情,经常会听到商贩用半生不熟的中国话和我们打招呼

“梨耗(你好)!”

“侃侃(看看)!”

“欢迎!”

“看看不要钱!”

爸爸一路微笑着回应“谢谢。”

狭窄的巷子里,到处都充满了绚丽的色彩和喧闹的声音,扑面而来的是阿拉伯的情调和韵味,这让我感觉仿佛置身于《一千零一夜》的神话世界!店铺里热情揽客的店老板,四处弥漫的香料味,琳琅满目的小玩意,真的让人流连忘返。

漫步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商品,如铜盘、莎草画、香水、阿拉伯灯具、法老纪念品等等,还有埃及人喜欢的水烟壶,各种大小商品,应有尽有,当然少不了我最喜欢的香精瓶。其中,法老纪念品特别多,如法老像、神像、金字塔、图坦卡蒙面具、眼镜蛇、老鹰等等,这其中当然少不了具有传奇色彩的圣甲虫。

店主们的形象也是让人过目难忘,有的店主高大威猛,留着络腮胡,有的店主个子不高,但特别精明能干,会说中、英文,推销商品不遗余力。有的店铺表面上看只有一个很小的门面,但实际上进入后,店老板带我们爬上一个楼梯,或者转过一个门,就来到一个莫大的房间,密密麻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