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因材施教(1 / 2)

果然,什么叫因材施教,这就叫因材施教。

对于不同的学生,就要从他的兴趣出发,进行深度挖掘,他喜欢什么,就教给他什么,让他的兴趣转变为学习的动力。

林诗诗貌似摸到了一些教学的窍门。

她想到,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两片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学生个体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前提与基础。

就像是梅梅喜欢八卦,虽然不想提她编的那本惹是生非的小册子,简直就是粗制滥造,但是对于一个初学者而言,能编出这么一本,说明她的识字和造句都有不少提高。

而小胖子喜欢功夫,爱研究武林秘籍,那里面的生僻字可是很多的,句子也是晦涩难懂,真要读下来,对他词汇的扩展,文章的理解也是大有帮助。

还有王二哥,爱搞聚会,喝酒吹牛,但是这练出了他的好口才,面对各种情况,都能去说服别人,化解矛盾。

包括两个小包子大狗和二狗,他们喜欢学唐诗,觉得简单好懂,易学易背,现在都可以背出百十来首了。

林诗诗看向顾云啸,这么一本厚如砖块的书,内容也如此繁复,因为喜欢,他却可以读到这种程度,要能读这么多,认的字至少也有数千个了。

一年不到,从上百来个到数千个,这个速度可不算慢。

虽然知道他学习挺快的,但是能让他真正坐下来好好学习,认认真真,达到此种状态,兴趣还是功不可没。

看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不假啊。

想到此处,林诗诗不由得感到十分满意,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瞧了瞧对面的顾云啸。

这个年纪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才一段时间个子又长高不少,已经比自己都高了,桀骜的气势也收敛了,变得更加沉稳。

回想到他刚开始的时候,字都不会写,认得字也很少,现在都能读这本兵书,看来平时还是下了不少功夫。

而且最近写的文章也进步了很多,遣词造句都日益完善,内容变得更加深刻,能记录下来发生的各种事情,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感。

原来,随着时间的流逝,无知无觉中有什么正在慢慢改变。

可以看到他在不断成长,蜕变,也许这就是自然界中所有的生物都会经历的规律。

站在她面前的不再是一位问题少年,而是一位奋发向上的好学生了。

短短一年没到的时间,能得到这样的结果,林诗诗默默感叹道,看来自己的教学能力确实还不错。

看着自己教出来的学生,成就感油然而生!

想到他来学堂这么久了,林诗诗问道,“你来学堂这么久,感觉怎么样?”

顾云啸听了她的问题,不知道她的用意何在,思考了一下,还是答道,“我觉得你说的是对的。”

林诗诗微微疑惑起来,“什么是对的。”

顾云啸继续说道,“你曾经说过有些事情现在不明白,以后会明白的,我以前其实从来没有思考过学堂这件事,但是现在觉得这件事是值得去做的。”

林诗诗明白了过来,“原来你还记得我那个时候讲的话。”

这话好像是她当时去他的家里,向他的养父提出了来自己学堂学习时,说出来的话。

顾云啸十分平静的回答道,“你讲过的很多话我都记得。”

林诗诗一怔,突然想了起来,貌似这小子记忆力很强,很多东西讲一遍他就记住了。

不过记得是一码事,真正实行到位又是一码事。

如果只是记得,而没有做到,那就只能如流水过境,了然无痕。

讲的话不仅要记得,还要能做到,这才是听老师话的好学生,达到老师心目中最良好的效果。

林诗诗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