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六章 冒牌客商(1 / 2)

直到走出客栈,郭莳槐仍觉得气愤:一直以为得势的主必然更加贪生怕死,可刚才那小子一番话,自己竟被震慑住了。

郭莳槐是货商为自己取的名字,记忆中他是北陆人。

之所以不太确定,是因为他少时与伙伴玩捉鬼,登上了商队运货的马车,迟迟不见有人找来,竟不知不觉在藏身的箱子里睡了过去。再醒来时,与那个穷乡僻壤的生长地间隔千百里。

家穷,郭莳槐自幼营养不良,天生瘦小,趁人不注意偷偷溜走了,一问才知这里竟是槐安。

槐安繁华,有许多事情他见所未见。比如,有个香喷喷的年轻夫人掉了一张帕子,郭莳槐离着近就帮她拾了起来,那个妇人就赏了他不少银钱!还让人给他买了一块香喷喷的糕!

那“糕”是他从没见过的,与过节时才能吃上一口的软糕不一样:它最外面一层是硬的、是五彩色的,心却是软的。他捧着糕看了许久许久也舍不得下口,生怕自己将它吃“坏了”。

他不想再回到那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家了,他想,自己的爹娘也正在庆幸突然就少了一张嗷嗷待哺的嘴吧。

他给自己改了名字。

郭莳槐机灵、胆子大,观察了几日,发现有一家临街的店,门后面总有箱子和车马运进运出的,出入其中的人也都穿戴得最好看。于是他硬生生饿了几日肚子,将香香夫人赏的钱全送给了那个可以训斥侍卫的侍卫。

那时他还不知道,自己走入的是一家开在九泽最繁华街区的镖局。

这不是一所普通的镖局。越长大,郭莳槐越知晓这一点。与他一道训练的都是些无家可归的孩子,有专门的人负责照看他们起居、习武,读书写字。再长大一些,他们就可以跟随镖师们出任务、打下手、学习了。

一直以来,镖师们是在运输任务发布后才会领命的,但大概从郭莳槐十多岁的某一年起,有三组镖师先后被镖头挑选出来,固定了自己的搭档。

这三队中,每队大概五到六人,他们吃住行时总在一起。他们运输的任务似乎神秘又危险,是不允许旁人跟随学习的。这些人终日神龙见首不见尾,直到郭莳槐成为真正的镖师之前,对他们都心怀好奇。

郭莳槐机警、心狠,这一生注定不凡。长大后,作为年轻有为的镖师,镖局内许多秘密逐渐向他敞开,同时更多艰巨的任务也放在了他的担子上,当然随之而来的赏金也越多。

钱并不是他想要的,但有一个消息让他兴奋不已:镖局会根据新任务中的表现,选拔出新一队固定的镖师团。

这也就是郭莳槐出现在鄢胥的原因。他是来“送货”的。

在运送货物的过程中,他们的行踪莫名外泄,遭遇伏击,同伴受伤,好在货物无恙。

于是几人商议,带着货物暂避鄢胥附近。

鄢胥是众多退伍者、逃兵跻身之处,人员混杂,能有效掩人耳目、躲过追击。安顿后,再由郭莳槐率先入城,以货商身份向城中潜伏的自己人报告情况,探听消息。

然而一入城,郭莳槐就感觉不对:虽城门未封,但鲜少有人进出。城中所见几乎全是戴甲者。所有人都在忙于运输粮食和沙土石块。鄢胥并非托身之地,这里或将发生一些大事。

好在官兵们对百姓未有太多行动上的限制。

深夜,郭莳槐受到了接头人的掌哨传讯,对方竟比预约时间来得早,且哨声内容急促。郭莳槐来不及告知客栈里与自己同行那人,就连忙向相约地点去了。

“到底怎么回事?你们不该现在启用我。”来人说完谨慎观察,接头处四下无人,徒有一弯狭长又冰冷的月初之月:“这里马上就会发生战事,避不得。你们得赶紧走!”

“我们其中一人受了重伤,急需安置,走不了!”

“‘货物’呢?可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