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山高水远(1 / 2)

洛丹城下,魏扬跟公叔子等文武大臣顶着秋风,站在城楼下。

淡黄色的军旗上,一个大红红的王字飘在空中,随行的,还有带魏字的军旗。

因为王怀的姓,所以军旗上绣着的是王字。

这是主帅的象征。

如果说,以前王怀舌战群儒,文溪笔谈只是魏国树立的文人形象,那么与护国大将军庞传刑台云霄一战,则展示了王怀大义凛然,勇猛直前的一面。

如今,王怀作为剑仙忆无痕的唯一徒弟,代表的,是整个颍川后院。

万人迎接,魏扬自上位以来,还是第一次。

这个叫王怀的人,给了魏国太多太多的惊喜。他似乎满足了所有人的需求。

造纸拓碑著文章,为文人做了不少贡献。

府门刑台砍三霸,为百姓出了一口恶气。

舌战群儒,创意卖纸,为魏王解了结盟军需之苦。

唯独王怀自己,心中坎坷。他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为了名誉,更不是为了打仗,他只是想安稳的修仙,然后平安的回到现实中去。

王怀没有进城,他也进不了城。

魏扬已经在城楼下命人摆起亭子,没有给王怀留一点温存的时间。

几十人快速抱木而出,没一会,一座小亭便出现在王怀眼前。

王怀大步向魏王走去,因之前造纸有功,被魏王亲封鬻纸官,所以沿途百姓大喊“鬻纸官小书圣。”

走到一半路,就来了几个宫里的宦官,为王怀换上大将军军装及帽子。

换好后,魏王身边宦官大喊道“国君有旨,鬻纸官王怀听旨。”

王怀与魏王见面甚多,却从未像今天这般正式。

除了向师傅下跪外,王怀至今还不曾跪过。这次,他单膝着地,跪在宦官身前。

鬻纸官王怀造纸拓碑有功,于魏国乃至整个混元界文人所仰慕,世人尊称小书圣,后颍川文武考均排名第一,可谓文武全才,入后院修行,然心系家国社稷,怜百姓疾苦,故下山入府门刑台除恶,为魏国百姓立下不世之功。孤自继位以来,无日不宵衣旰食,如履薄冰,今当顺应天道,封王怀为大将军,带领魏国十万兵马,出征河西,保我国土,护我百姓,望不负上天所托,百姓所愿,再创奇功,凯旋而归。

宦官念完旨后,魏扬亲自上前将王怀扶起,挽着王怀的手,同步走上亭内。

“孤深知王弟之恨,然风雨将至,何人能独善其身?孤也是迫不得已,如仅仅是为了这区区王室之贵,又何足道哉。然看着这成百上千万的无辜百姓,孤于心不忍呀。”

魏扬说的叩心泣血,王怀只好低着头,任由着魏扬继续说着。

“方今天下,各诸侯国蓄势待发,一心盼着我魏国倒下,好趁机攻城占地,此番河西之战,请后院出手,就是要告诉天下诸侯国,我魏扬还没死。”

王怀来到魏国已有半年时间,多少听闻一些魏扬以前的事。

魏扬自幼继位,当时的魏国风雨飘摇,内忧外患。

成年后,魏扬夺回大权,一步一步硬生生将濒临深渊的魏国给拯救了过来,如今四十年过去了,魏国已然成为混元界最强大诸侯国。

虽然跟传统封建专制国王一样独裁,但好歹也算是一位明君。

“这是孤的亲侄子,魏无病,此次战役,他会在途中给王弟详细说明。”

王怀见此人一脸胡须,虎腰熊背的,看样子倒是个猛人,于是起身行礼道“见过将军。”

“什么将军不将军的,一个瘦弱文人而已,也能当我魏国大将军?”魏无病见王怀瘦小,一脸不屑,连哼几声。

“放肆,见到大将军,还不行跪拜之礼。”魏扬酒杯一摔,怒道。

看着魏扬,无奈,魏无病只好单膝着地,虽跪在地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