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划船不用浆,靠浪(1 / 2)

陈少军继续说“我国目前的军备出口还处于起始阶段,如果能借此发展更多的盟友,那么这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这个是当然的,一款武器装备,动则十年数十年的服役期限,期间的后勤维护,更新换代,弹药补充都是一大笔开销,这可是旱涝保收的买卖。

对于国防事业来说,装备也不宜更换过勤,每一次的更换装备,士兵都需要重新学习适应,使用、维护,越是科技含量高的装备,其中所付出的时间也越长,时间成本也是成本。

三哥就是一个反例,西方对于三哥是相当友好的,只要你给钱,各种装备任选,导致三哥的装备花样繁多,俄制的、美制的一大票,造成后勤维护的难度上升,所以在训练的时候就经常出事,这也怪不得别人,三哥天天都摔飞机,那可不是吹的。

当然拿到军备出口许可证也不是想卖给谁就卖给谁,具体怎么卖是国家说了算,其他国家对于洛马的f22馋的流口水,价格随你开,洛马不想卖吗?当然不是,恨不得加十条生产线满天飞的都是f22,但是白宫不批,你一台都不准卖出去,就算批准了卖给谁,也得阉割一部分,这种涉及到国家安全的问题,都会受到严格的监管。

“我只负责研发生产,其他的交给你们,我也没指望能卖多少,就当为国防事业做贡献了,这个项目我接了。”苏云揽下这个任务。

事情办完后,苏云也没有立即回苏城,因为傅雨诗又回学校了,苏云也乘着机会去拜访了林为民和王树清,关系就是这样,就是越走动,越是亲近。

人是社会生物,在这个社会上生活,就会接触人,没谁能做到独善其身。

拜访了两人后,苏云陪着傅雨诗在帝都逛了一天,晚上和傅雨诗一同回到苏城租住的房子,当然有喜闻乐见的事情发生,都是年纪轻轻的,还是男女朋友,吃过肉之后,能戒的了?

一番云雨之后,相拥而眠。

第二天一大早,傅雨诗就去公司了,苏云起来也没见找人,来到素芳,打开天鹅。

“小娜,cd石墨烯项目的进展如何了。”

“主人,项目组目还在实验阶段,但没有明确的目标,分了三个组,朝着不同的方向探索,冯毅领导的小组在尝试研究高压下的常温超导转变,还有两个小组分别是石墨烯纳米管的重叠和通过添加其他元素生成化合物,企图完成超导转变,目前三个小组都没有进展。”

整个公司都在“小娜”的监控下,苏云可以一目了然,心道,看来这确实需要我出马呀。

“先让他们折腾一段时间吧,我先把无人机蜂群的项目搞定,再来看看这个石墨烯到底有多狠,我就不信死磕两年也搞不定。”既然接了军方的项目,还是尽快给一个结果,可控聚变也不差这点时间。

“小娜,把御风的算法调出来。”

无人机蜂群其实和御风的算法类似,但是需要根据军方的要求,需要把系统和硬件再重新优化,并且加入蜂群之间的协调统一控制,因为御风是对于单一无人机的控制系统,而蜂群是集群式作战,每一个蜜蜂之间都要能单独通信,并能在损失某一只蜜蜂的时候,会有其他蜜蜂自动补位,重新编组,还要受人工调配,完成指令,这对于控制系统的研发难度是成指数级上升的,而且还需要有运算能力足够的计算机担任主控,越多的蜂群,需要的算力也越恐怖,按照苏云的估算,以目前单个的企业级服务器,也仅能支持500只蜜蜂,超过的话就需要服务器阵列,或者超级计算机了,当然天鹅可以轻松的完成这个任务,但是天鹅只有一只啊,对他也有大用,并且这也是不能暴露的,这种东西,目前还不能面世。

不过苏云也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把蜜蜂进行编组,三只一组,或五只一组,每组设立一个组长,由组长向总部通讯传输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