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月夜魔尊相邀(1 / 2)

北邙山不仅是军事要地,也是绝佳的风水宝地,因此历史上许多王公将相都选择最后在此安息。

唐朝就有诗云:“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

北邙山势雄伟,水深土厚,伊、洛之水自西而东贯洛阳城而过。

传说公元前五二零年,老子离开周王城守藏室,悄悄来到北邙山之巅的翠云峰。

老子彻夜砌起太极八卦炉,以乾、坤、坎、离、震、艮、巽、兑八方位,调动天、地、水、火、雷、山、风、泽之灵性,巧运内外相济之理,专心精炼了九九八十一天。

揭炉时,随着轰然一声,只见万道金光四射,直窜云霄。老子自尝一粒,瞬间面露紫气,脱却凡骨。

于是,老子用仙丹点化他的青牛,跨上牛背,由北邙山远出函谷关,西游天竺教化胡人去了。

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喜游中原。

一日,发现洛阳瘟疫四漫,城内死寂。他想到了牡丹根能驱此疫。

为救民生,他急升天庭拜见王母娘娘,想求请她身边的牡丹仙子下凡治病救人。

西王母挪谕:“什么替天行道,莫不是打牡丹姑娘的歪主意?私自下凡必遭天谴。”

牡丹仙子感于吕洞宾的至善诚意,便偷偷溜出天宫,在北邙山上空飞撒漫播牡丹种子。

王母娘娘知道后,贬她下凡种牡丹。因北邙山土地肥沃,加上她时时化作和风细雨,那晚播撒的牡丹种子开始出芽、绽花。

吕洞宾感恩牡丹仙子的义善,特在北邙山的官道上扎了个茶庵。没多久,经牡丹根煎汤灌服,瘟疫尽除。

人们为感谢牡丹仙子就把北邙山改称“牡丹山”,并在茶庵处修了一座吕祖庵,敬奉仙人吕洞宾。这也就是凡间传说吕洞宾戏牡丹的由来。

而以上无论是这些诗词与传说,说的都是中原的北邙山。

可吴越所带抗魔联军所去的北州北邙山,却并非此北邙山,而是修真界传说中神魔大战时期的北邙山。

北州以北的北邙山是一处奇异的山脉,等闲不会出现在世人的眼中,只有妖魔二界入侵人间的时候,北邙山才会出现在世间。

这座北邙山具修真界记载,乃为神战之地,远古神魔大战时期,这座北邙山是神魔大战的主战场。

它游离于人间与魔界之间,当年神与魔大战时期,北邙山突然出现,也只有北邙山才能承受得住神魔大战那毁天灭地的破坏,因此北邙山也被称为神魔山。

当吴越带着大军经过十天的行军之后,终于到达了北邙山下。

这次北邙山魔界入口大开显露而出的只是一座主山,山高不足百米,而主山向两边延伸的山脉都没有完全的显现出来,只不过是一座孤山罢了。

不过,当鬼域抗魔联军到达北邙山前之时,那股远古气息与一股悲凉之意立时冲面而来,就算吴越这样的修为,都不禁心中生出一股悲凉之情。

吴越不禁心中生出无限的感慨出来,北邙山做为远古神魔的主战场之一,果然不同凡响。

不过远古神魔大战的记载早已经淡化在了修真界历史长河之中,而凡人更是无从知晓。

为什么古代神魔要进行一场毁天灭地的大战?一战之后古神魔又去了哪里?

是神与魔全部战死了吗?还是有其它的原因,如今已经没人知晓了,它将成为一个神与魔历史的迷团被慢慢的淡化最终消失得不见半点痕迹。

吴越在北邙山下立足了很久,心里的悲意越来越浓,最后吴越强行压下心中的这股悲凉之意。

重整心神,传令十二万鬼域抗魔联军把北邙山团团围住,将魔界大军围困于北邙山上。

魔界大军被围困于北邙山上,吴越却是围而不攻。

如此一个月多的时间过去,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