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新电影1(2 / 4)

“能不能让我想一想”,他能做的就是立刻表忠心,表示跟着副总以后肝脑涂地,再所不辞。

副总就把他带走了。

一同带走的还有?六个人,有?男有?女。

副总自己开了个公司,他们七个人就是副总的第一批艺人。

再次凭心而论,副总是个好?人,也是一个干事?业的人。

副总会从第一个公司离开就是事?业心太旺盛,觉得前公司太水,耽误好?苗子,不诚心赚钱,索性自己单干。

当然,他们这七个人里有?没有?好?苗子不清楚,不过副总在?单干以后,确实拼命给他们拉活,每个人都单独谈话并定制职业规划。

副总跟他谈话时问他想红还是想赚钱,还是只是想玩一玩。

苏北华说想红,红是第一位的,等红了以后,就可?以赚到钱了。

副总说大红靠命,但小红还是可?以靠拼的,只要你够拼,一定能让观众记住你。

苏北华很?认同副总的话,因为他自己看?出来的规律也是如此。这个圈子有?的人是老天赏饭,有?的不是,但只要出现的次数足够多,其实是可?以混出个样子来的。

直到现在?苏北华离开副总公司,自己成立公司单干了,也还是照着副总当年教他的方式去做,那就是抓住一切机会上戏。

苏北华从一开始给自己定的人设就是男人,而不是少年。他在?圈子里待的时间可?以说是相当久的,他很?清楚,少年这个人设比少女的水份还大,少女可?以做到三?十岁,少年超过二十五就不行了。

一方面是生理特性。男人天生就脂肪少,雄性激素作用的就是毛发、骨头架子和肌肉,不管真少年还是假少年,只要是男的,只要有?雄性激素,就逃不过糙,脸整再白也没用,三?十一到,少年感会消失得干干净净,瞬间油腻。

另一方面,适合少年的本子比适合少女的本子还少,少女的本子至少一年能碰个一两个,少年的本子十年也未必能碰到一个。

所以,他从没想过营造年轻这个概念,他恨不能出道就被观众认为是真男人,真汉子。

因为这样,他从一开始接本子就喜欢扮演比自己年纪大的角色,大个五六岁都正常,大十岁他也敢,二十岁敢演三?十的。

他想的很?好?,这样一来,他二十岁演三?十的,等于在?观众眼中老得慢了,因为他的青年期被人为的拉长了。

他这个想法?在?后来被证实是有?用的。

因为他出道后拍的第一个角色,跟他现在?演的角色没有?任何不同,而磨练了十几年在?同一个形象内的演技,让他成为了同类角色中的佼佼者?,不管是观众还是影视方,在?想到同类型角色时,会在?前三?个演员里想到他的名字。

他也是当年副总带出来的七个人中唯一一个现在?还处在?上升期的人。

他做事?的第二个准则就是多接戏。

他入行以来拍的戏没有?五十部也有?三?十部了,最终面世的不过十部左右。当他入行后才明白,一个演员对项目的影响力几乎为零,哪怕是被剧组重金请来的大明星,也很?难说他们能左右什么?。

他所能做的就是拍完自己的戏,也混到了可?以加戏的地位——但是,别人也可?以加戏。

他能拍好?自己的部分——但他控制不了别人拍的部分是什么?样。

他知道自己塑造角色千篇一律——但是可?能同组演员连角色都不塑造。

剧本可?以前半截失踪,也可?以后半截失踪,也可?以从头到尾都没有?剧本。

演着演着,可?能演员失踪,可?能男主角失踪,可?能女主角失踪,可?能导演失踪。

终于,顺利杀青了!

投资人钱花完了,不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