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杨义死了(2 / 3)

桃花坞 风在流浪 3270 字 2021-04-19

流、民宅、芦苇荡等,几乎能藏人的地方,都翻了个底朝天,依然没有找到杨义的人影。

但李道宗还是不死心,他将附近渔民家的渔网征用了,日夜不停的捞。终于在第三天,捞到了杨义那个单筒望远镜。

李道宗又派人在望远镜出水的地方,方圆十里内寻找,又连续找了五天,依然没有消息。他终于死心了,前前后后共找了十天,仅捞到一个破圆筒。

而且这东西,还是跟着杨义那些人见过的。要不然,他就当个木头给扔掉了。

北方诸事已了,李勣率领两万人马驻守在碛口,以防东'突厥死灰复燃。柴绍在铁山大营驻军一万,张公谨在定襄驻军一万,其余的随李靖班师还朝。

同行的有北部草原各大部族的大酋长、大首领,他们是要去长安城朝拜李世民,按杨义要求执思失力的话,共尊李世民为天可汗!

李靖到达定襄大营时,收到了李道宗的来信。他看到信的那一刹那,整个人都愣住了,他没有想到,皇帝再三叮嘱他的事情,终于在最后阶段出了纰漏。

李靖现在是想死的心都有,灭东'突厥之战,多大的功劳啊!就因为这混小子,自己的功劳就一笔勾销了。李靖浑浑噩噩的带领着两万大军,原路返回。

他所到之处,沿途百姓、官员、贩夫走卒无不夹道欢迎。特别是到达华阴城外时,更是全城出动,在城东开起了嘉年华活动。

当杨家老祖宗问起杨义的事情时,李靖无言以对。幸好不知情的苏定方在旁边补了一句杨义已经升为郎将,正在北方驻守,这才勉强蒙混过关。

而李靖到明德门入城时,那浩大的进城仪式,让李靖感到了危机。他终于明白了,李世民为啥要再三叮嘱自己要保护好杨义。

这只是李世民要他做一件普通的事情而已,最主要的是他已经功高震主了。如果自己再不识趣的话,就会被冠以造反之罪,等着全家流放,甚至杀头了。

想到此处,李靖不由冷汗直流。

他如今已经没有再想杨义的事了,他哪有这闲功夫啊!顾好家里人还来不及呢。

朱雀大街两边人头攒动,被围得水泄不通,人潮声、欢呼声、尖叫声,一浪高过一浪。李世民亲自到朱雀门迎接入城队伍,在迎接的过程中,李世民只字不提杨义的事情。说了一通体面话后,便下诏,令各将领和番邦使者,到太极宫开大朝会,接受群臣和番邦使者的恭贺。

众番邦使者共尊李世民为天可汗,李世民只有装个样子的推迟了一下。随后便装模作样的给这些异施蛮夷封官、赐印、赐朝服等,又将这次活动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高兴的李世民下令宫中赐宴,鼓乐齐奏,歌舞升平,各文武大臣和番邦使者推杯换盏,饮酒直致深夜才散席。

第二天,李靖来到御书房,将帅印、望远镜放于李世民面前,双膝跪地“陛下,臣有负陛下嘱托,没能好好保护杨义,致他落水失踪,至今杳无音讯。臣深感愧疚,近月来惶恐不安,夜不能寐,所以臣决定辞去所有职务,回家休养。望陛下准许!”

“药师啊,此事不能全怪你,你在北方统兵,要处理的事情太多,没法顾及他也在情理之中,辞官之事日后再说吧!”

“陛下,您就当给臣一个安心的理由吧!是臣对不起他,所以臣要引咎辞职。”

“贞观二年四月初六,杨义重生于华阴城东;贞观四年以一己之力,将败逃的数十万突厥人,从定襄赶到了铁山大营,再到碛口大营,又将颉利追到了沙钵罗并抓拿归案;又前往阴山西麓协助剿灭梁师都余孽,于四月初六不慎掉入黄河,生死未卜!难道冥冥之中竟是天意?”

李世民说到这时,已经是泪流满面。他转头看向李靖“既然你已经决定了,那你就回去好好休息吧!何时想要出仕了,再来找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