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塔吊!(2 / 2)

上塔吊。

“我还有点别的事,你们自己琢磨吧。”说完,何苦离开了这里,到其他地方转了转。

何苦走后,李建新激动的看着眼前的其他八名队友,“我们是种花家第一批塔吊司机!大家高兴不高兴?”

“高兴!”

“高兴!”

李建新简单的开了一个小会,分成三拨人,开始指挥安装塔吊,李建新作为队长,将上塔吊的机会让给了其他八个人,自己则是单独留在地面,观看、学习、指挥工人安装第三个塔吊。

不久后,安装塔吊的工人被何苦抽调走了五分之四,剩下的人留下安装第三台塔吊。

解放汽车一车车拉着鹅卵石,轧钢厂的吊车一车车的吊出铁轨,何苦带着众人,直接将铁路修到了轧钢厂的冶金区域。

中午,傻柱和南易都在轧钢厂准备午餐,两人都有万人级会餐的经验,倒不至于掉链子。

只是由于到厂吃饭的人直接翻倍,食堂的座位前所未有的紧张,杨厂长只好改成分批吃饭。

下午三点,铁路只差五百米便可以接通轧钢厂的炼钢车间了。

何苦没有继续待在这里,而是孤身一人来到冶金区,找到正在一起讨论如何建造高炉内部生铁铸件,以及外部钢板的车间主任们。

轧钢厂的钢铁产量完全可以支持这些铸件,不需要花很长时间,大家商讨的重点还是铸件的大小,以及运输问题,在他们眼里,仔细才是最难的。

在大家讨论火热的时候,何苦直接走了进去,表示七天就要制造第一台高炉全部铸件。

七天虽然听上去很少,但这也是计算过的结果,高炉主体外壳和生铁内壳的浇筑并不费时,这些的技术难度轧钢厂完全可以攻克,真正难的是高炉配套系统的安装和建设,上料系统、装料系统、送风系统、冷却系统、液压系统、回收煤气与除尘系统、喷吹系统、动力系统等等,才是既耗费时间,技术难度又大的环节。

可即便是这样,何苦也要在三个月内搞定。

在车间主任的陪同下,何苦看了一眼刚刚出炉的钢,指着它们问道:“b550炉壳用钢是这炉吗?”

“是的,炉外处理结束我们就打算铸件,很快就可以浇筑了!”车间主任小心翼翼的道。

何苦摇摇头,“先不要浇筑,处理完先放到鱼雷罐中保温,你们带人去工地那边准备模具,到那边浇筑,这样就不需要考虑大小。马上去准备所有材料,用最快的时间,按照高炉不同的部位,开始整体浇筑。三台240吨塔吊吊个五百吨铸件还是没有问题的,安装的问题你们不需要考虑。”

“何总工,我们如何运输?鱼雷罐是用火车拉的,没有铁轨啊!”又一名车间主任问道。

何苦摆摆手,“好说,我已经让人把铁路修过来了,再过一个小时就可以对接上厂里的内部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