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三章乐进战死(1 / 2)

夏侯渊战死的消息再次传开了,这代表汝南郡将没有人可以阻止霍东的大军了。

这次曹操也不再隐藏自己迁都的意图了,在朝会上提出了迁都的提议。

这下子朝堂上就乱了起来,兖州、徐州的人都在争取国都迁移到他们那里,这样新国都附近的本土士族就能增加影响力。

而颍川的许多大族站出来反对,他们不愿意迁都,列出了种种原因,有的说迁都会动摇国本,有的说如今的危机还未到需要迁移国都的程度。

荀彧站出来提出在国都如果迁移徐州北侧的优势,然后曹操点头同意。

接着开始商讨哪个县合适,然后程昱提出莒县为新国都,曹操再次点头同意,至于皇帝则根本就不敢违背曹操意愿。

最终他们定下选琅琊国的莒县作为新的国都。曹操如今非常的着急,南边的局势开始崩溃,他要在霍东大军围攻许昌前把迁都的事情执行完。

曹操决定给南面的各个将领写信,让他们尽力阻挡霍东的大军,当实在要是守不住的时候,可以选择放弃关隘与城池,选择退守,曹操不想再失去会统兵的亲信了。

孙柳与徐荣得知高顺也攻破所有的关隘之后,便赶紧联系高顺。最终三人商议决定高顺在休整完后,就带兵帮田豫攻打颍川,而孙柳将会带兵北上去占领汝南各县,徐荣会带着兵马去攻打沛国的敌军。

由于曹洪已经战死,如今负责统领沛国的将领是乐进。乐进在守着最后一道关隘,抵挡着张济大军的进攻。

当乐进得知徐荣与孙柳的兵马攻破所有的关隘,打进汝南郡之后,他就知道自己危险了。

这些天乐进的部下伤亡不小,并且这关隘已经被砸的残破了。乐进决定放弃关隘,选择退守向县。

乐进把看守蕲县的二百骑兵调了回来,用来掩护大军撤退,这二百骑兵是当初曹操来沛国的时候给乐进留下的。

乐进怕进攻汝南郡的徐荣、孙柳的大军增援过来,那乐进会被困死在关隘里面,城池相对关隘好守一些,而且存放的粮食多一些。

但如今有一个问题困扰着乐进,那就是该如何撤退,如何才能不让张济的大军追过来。

晚上撤退是行不通的,乐进的大部分兵士在晚上看见道路,但要是白天撤退,就必须留下一些兵士死守关隘,拖住张济的大军。

乐进决定亲自带两千的兵士守关隘,剩下的大军撤往向县。乐进觉得他要是让别人驻守关隘,那关隘会立即失守,到时候撤退的大军会被张济的骑兵追上。

乐进可不认为自己的兵马在失去了关隘的优势后,能够与张济的骑兵进行战斗。

翌日清晨,乐进让队伍开始往向县撤退。乐进看着撤退的队伍,本来他还想尽量拖住张济的大军,然后让民夫继续修建新的关隘,以此让张济的大军无法进入沛国。

不成想紧挨着沛国的汝南那里居然率先被敌人攻破了。关隘里虽然只剩下两千的守军了,但那些将士看见乐进留下来驻守,心里就有了主心骨。

张济的队伍在上午的时候一直让兵士投掷石头,并未着急进攻。一个兵士骑马来到张济的身边,然后下马说道:“将军,火油罐拉来了。”张济听到后顿时大喜,这个关隘比之前的要难攻一些,有了火油罐,张济有信心攻下关隘。

张济觉得要不是他比孙柳与徐荣晚一些收到火油罐,定然可以先一步打败面前的敌军。

一辆辆车来到了投石机旁,然后抬下来一个个木桶,木桶里装着土。兵士把木桶里的土小心的捧出来,然后便见到一个个罐子。

乐进发现敌人停止投石后,本以为会攻打过来,却没有想到敌人居然没有进攻,他心中有种不妙的感觉,立即来到城墙上,然后向着关隘外面望去。

当乐进看见一个个罐子摆放在投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