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回 刘夫人触景生情,王夫人巧颂繁(2 / 2)

浅山神话 李和义 3336 字 2020-03-22

一提到中秋,一提到月亮,我们总会想起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作于山东密州,词前有小引“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读此词,可从六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层问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第二层忧月。“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第三层嬉月。“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第四层怅月。“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第五层释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第六层寄月。“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这首词,历来为人称道。如果说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称作“孤篇盖全唐”的话,那么,苏轼的这首词,便可称作“咏月第一词”。以至于后人评价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正是一轮中秋月,多少心头事。

两位夫人,闲谈赏月,吟诗作赋,畅谈中秋,真是风花雪月,让人情感至深。后边还有什么风花雪月的故事,请听下回分解。

qianshanshenhua